老年
中醫體質辨識養生的確立可謂宋代養生學的一大創新。
我國現存最早的一部老年保健學著作一-陳貞的《養老奉親書》問世,后經元代鄒鉉 在此莪礎上續增三卷,更名為《壽親養老學新書》,標示中國老年醫學的正式誕生。其老年 養生學的思想可概括如下:
解析老年生理變化,五臟氣弱、真氣與稍神耗竭,腸胃簿弱、消化力差等,總不離機能 衰退;力行枏神調養,據老年人特殊的生理與心理狀況,提出“七養”的稍神調治原則, 即養內氣、精氣、血氣、臟氣、肝氣、潯氣與心氣,以達全神之目標;推崇飲食調治,提出 飲食宜溫熱熟軟、少吃多頓、飯后百步等具體方法以促進消化,并強調老人患病當先以食 療,用之無效再行藥療;提侶四時順養,指出老年人應據四時五臟之氣的盛衰之理來調節飲 食五味,以此協調臟氣間的平衡;重視起居養護,明示老年人衣苕、起居、生活物具、出行 等各方面的注意事項;治病用藥當扶持,對于老年疾病的治療,用藥當以溫平、順氣、促消 化、補虛等中和之品來扶持,切忌欲速而不達,甚則危及生命。